本報記者 張敏
《證券日報》主辦的“新能源汽車資本論壇”于2019年10月18日舉行。本次論壇囊括了眾多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車企,并邀請了眾多行業領袖、知名投資人、業內專家,深入解析當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深入交流與探討中找到彼此的價值。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在圓桌論壇“后補貼時代:你造的車,誰來買”上表示,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對新能源企業的成本、收益構成了壓力。但是企業也需要自身的定力。新的背景下,對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降本增效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企業必須通過技術的進步實現。
技術進步推動成本降低
馬仿列介紹,北汽新能源已經提前作出布局,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研發了CP2電池包,這項技術大大降低電池的成本。此外,公司還推進全價值鏈的所有環節降本。
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及時調整公司戰略,以迎合整個新能源市場消費升級、產品升級的趨勢。
馬仿列介紹,補貼退坡以后影響最大的還是中低端產品。目前公司的產品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以中高端產品開發占的比例為主。今年,北汽新能源1月-9月份銷售近10萬輛,其中80%以上都是12萬以上的車型。
馬仿列認為,補貼退坡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并不是一件壞事。近年來,由于新能源熱,各路資本紛紛涌入這個市場,帶來是整個市場魚龍混雜、高低不齊。通過這次補貼退坡,行業一定有一次洗牌,那些弱小的、沒有研發實力的、沒有規模的企業可能會在這次洗牌中被淘汰,帶來的是整個市場的凈化。
不懼競爭加碼研發
近年來,不少外資汽車品牌正在大舉進入中國新能源市場。自特斯拉年初決定在中國投資建廠依賴,各大傳統外資廠商紛紛宣布將加大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此外,互聯網造車勢力也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傳統汽車企業如何看待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對此,馬仿列認為,作為傳統汽車企業,在新能源領域面對來自新造車勢力和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競爭,是必然的。整個汽車產業進入轉型期,隨著全面向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轉型,傳統汽車也在往這個方向轉,新造車勢力借著智能網聯化,借助自身優勢進入電動汽車領域。
馬仿列表示,競爭不用回避,直接面對就行。在論壇現場,馬仿列介紹了北汽新能源的經驗和秘訣。
馬仿列認為,企業必須構建自身的競爭資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技術創新能力。公司多年來在技術研發上保持高投入,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研發上的投入幾乎占了整個營收的占比達20%左右。今年7月份,公司斥資20.51億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正式宣告啟用。“只有具備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資本實力才能參與競爭。”馬仿列表示。
北汽新能源在一些領域走在了全球最領先的位置。例如,公司擁有自身的換電技術和換電商業模式,還在換電模式下又派生出了新的商業模式。“中國汽車企業包括傳統的汽車企業,這么多年來積淀了很多技術研發、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也有這個能力去面對這種競爭。”馬仿列表示。
“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跨國企業,參與到新能源市場競爭,對這個市場不是壞事,它可以帶來整個產業快速的技術進步,同時有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同和接受新能源車這個產品,使這個蛋糕越做越大。”馬仿列表示。
(編輯 孫倩)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