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對于中國央行購買股票ETF的可行性引發市場的關注。1月9日接近央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沒有聽說有這樣的計劃。這不太現實,法律上也不支持。
一份《央行購買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報告近日引爆市場,普通投資者得到的信息是“央行要直接買A股”。雖然接受采訪的眾機構人士紛紛表示“不可思議”,但龍頭券商的研報還是讓市場人士認為,央行在考慮購買ETF的可能性至少“大于0”。
1月9日接近央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沒有聽說有這樣的計劃。這不太現實,法律上也不支持。
按照目前的中央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包括了:“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但是,并不包括購買股票。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的基本面和現實條件都不具備,中央銀行法也不支持,理論上看全世界只有日本這樣做,但是結果弊大于利。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回顧全球貨幣政策歷史,為什么2008年危機這么嚴重,歐美國家也不去買股票?央行的目標是支持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的三大部門包括:居民、企業和政府,股票市場并不是一個實體,從貨幣政策傳導的作用的角度,并沒有理論基礎。
2008年以來,盡管以伯南克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宏觀審慎的概念,提出如果出現系統性風險,央行要怎樣做,但是“這里面有一個界定,如果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股市下跌會導致實體惡化,那么央行應該支持股市,但是目前來看,我們國家明顯沒有到那個時候。”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實體經濟有一些下行壓力,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的。今年財政、貨幣等多個監管部門的政策都在做調整。不管是從歷史來看,還是就看我們這一年,目前這個時點都不支持。
另外,從貨幣政策傳導的角度來說,是不是支持股市了,實體經濟就會提振了?明明表示,這里面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歐美的股市財富效應比較明顯,股市上漲的時候,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會明顯增加,但是中國從歷史數據來看,股市對總消費、總需求的刺激并不是特別明顯。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實體濟的傳導也走不通,這也是貨幣政策不應該支持股市的原因。當然,資本市場只是整個金融環境的一環,對于央行來說,更多還是應該關注總需求,比如通過定向的政策支持三農、小微,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這些才是貨幣政策主要的方向。”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位機構投資人也分析,央行購買股票的本質,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要全民一起共擔風險。這對于收入差距較大的國家而言,邏輯上站不住腳。即使是對于已經購買股票的日本央行,這一做法也受到業界極大爭議。而且,從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職責來看,也不支持央行購買股票這一行為。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