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等與產業融合形態的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從增速看中國數字經濟同比增長9.6%,居全球第一。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在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背景下,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搭建全球數字貿易交流、展示和交易平臺,助推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陳春江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數字技術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服務貿易由線下轉到線上,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快。2021年服貿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舉辦,就是順應全球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全面展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成果。
本屆服貿會,GE醫療攜多款數字醫療的創新成果亮相。GE醫療展臺從智能型產品、基于AI和大數據分析的輔助診斷應用到設備運營管理、智能臨床指揮中心再到基于Edison數字醫療智能生態系統的系列數字化工具,讓數字化創新力量,構筑了一條分級診療和智慧醫療并駕齊驅的“GE路徑”,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其產業整合能力和國產供應鏈布局建設的長期承諾。
數字經濟迅速發展
“數字”已經成為今年服貿會關鍵詞。當今世界正進入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趨勢日益明顯。數字貿易蓬勃興起,正在成為全球貿易的新形態、未來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以數字為特征的高附加值服務貿易增長迅速,數字化觸發的創新給服務貿易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孫堯介紹,本屆服貿會全面呈現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成果,搭建全球數字貿易交流、展示和交易平臺。
按照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口徑測算,2020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額為2947.6億美元,同比增長8.4%,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達44.5%,成為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以數據為生產要素、數字交付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正在成為全球貿易的新形態、未來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也一直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提出,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
在服貿會展區,數字元素也隨處可見:數字故宮利用數字技術,將已經進行回填保護的故宮考古遺址“搬回”觀眾眼前;亦莊新城數字科技建設成果的展示中,城市高速路配置計算、云控、感知等關鍵技術,可將收集到的路況、車況信息及時傳遞給終端系統,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建設更聰明的路,社區出入閘口的人臉識別自動匹配北京健康寶,正常的行走通過就可完成自動測溫、掃碼、開門一系列動作……
健康衛生服務展區的GE醫療也展示了其人工智能、數字化醫療等先進成果。如此次參展的NovaAI人工智能乳腺機,針對規模化、定期乳腺疾病篩查診斷設計,集GE創新乳腺影像采集處理和人工智能(AI)輔助診斷平臺于一身,成像及診斷流程可實現每天8小時140人近600個體位的檢查量,同時,AI輔助診斷可協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及準確率;尤其是乳腺影像診斷資源缺乏的基層醫療,AI工具的賦能效應尤為突顯。
“數字”賦能醫療
今年服貿會還有一個亮點即是首次設立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包含疫情防控、醫療服務、科技創新、傳統醫藥、老年健康以及國際醫療六大板塊內容,這其中也體現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等與產業融合形態的數字經濟發展階段成果與未來趨勢,如上述提到的中國生物、GE醫療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人工智能及信息化手段在輔助疫情研判、創新診療模式、提升服務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疾病的預防、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當下,國際疫情仍然嚴峻、國內疫情不斷反復,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后疫情時期的常態化防控中將被賦予新的責任。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情況下,GE醫療在全球發布了Mural臨床指揮中心解決方案(中文名叫“妙如”)。妙如基于“云”,可以讓一個臨床醫生在ICU病人數量激增的前提下,遠程監護更多的使用呼吸機的病人,并根據醫院定義的參數,幫助識別那些病情有惡化可能性的患者,優先監測并護理危重患者。這種遠程護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技術和理念,不僅拓展遠程護理生態,有效運用數字化技術提升效率和臨床決策,還可以降低臨床醫生與新冠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節省防護裝備。
在業界看來,GE醫療不會僅僅將人工智能、5G技術停留在實驗室,而是走向臨床服務醫生,向他們提供最直接、簡單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通過數字醫療賦能醫生。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不僅助力賦能醫生,也大大提升了我國基層醫療水平的量。
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醫療資源不平衡,還存在“虹吸現象”,大量區域、基層患者流動到大城市大醫院就醫,耗時耗力,看病負擔加重。對大醫院來說,也增大了接診壓力。如何提升區域醫療、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緩解優質資源不均衡的痛點,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對此,包括互聯網企業、醫療器械企業等都在嘗試通過數字化醫療來探索解決之道。
在今年的服貿會上,京東健康全面展示了以“京東家醫”為代表的一系列數智化健康管理能力,為幫助解決相關痛點提供新思路。
GE醫療則從設備需求角度,讓設備本身更加智能、易操作、推動同質化流程。真正讓“數字”賦能醫療,讓優質的醫療資源落地基層。
還是以前面提及的NovaAI人工智能乳腺機為例,這款乳腺機就是針對基層乳腺疾病規模化篩查、診斷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而設計,通過AI算法構建了一個多維的神經網絡,并持續學習資深醫生標注的、涵蓋乳腺X線檢測的所有病灶類型的海量影像數據,以此實現快速的病灶檢出,同時提供病灶分析和性質判斷,輔助基層醫生進行閱片和診斷,大大提升效率和準確性。
據了解,該乳腺機已經在基層醫療機構落地使用,并且已經助力基層醫院大大提高醫療質量水平。如中部腹地的縣域基層醫院婺源縣婦幼保健院,承擔全縣婦保和計生工作,近兩年,該院每年都要利用2個月時間面向縣域及周邊女性持續開展免費的乳腺疾病篩查工作,2020年篩查近4000人(其中乳腺機篩查近1000人);2021年計劃在8月~10月開始新一輪篩查,目標4000~5000人。
針對基層影像診斷服務水平提升和影像檢查質控問題,GE醫療的“技影隨行”遠程影像質控平臺,就是一款基于Edison數字醫療智能平臺的數字醫療創新成果,能通過醫聯體、醫共體/遠程協作,在不同醫院間共享掃描協議,疑難狀況遠程處理,幫助基層醫院獲得不同部位標準的掃描協議,保障掃描圖像質量,滿足質控要求,并依托5G技術,使高級技師可以實時遠程指導基層技師的現場操作,幫助醫療機構全方位提升技師水平。目前,“技影隨行”已經為江西、遼寧、黑龍江等地區的多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影像質控及遠程指導、遠程培訓服務。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