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上市公司是幫助經濟大省“挑大梁”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來,上市公司以產業為基、創新引領,源源不斷為經濟大省產業轉型、鍛造新質輸送動能。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滬市”)為例,一批優質上市公司涌現,不僅成為產業穩健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區域集群發展的金招牌、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還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中堅力量。
牢筑“穩”的根基
經濟大省產業基礎深厚,是上市公司“密集區”。2024年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其滬市上市公司數量合計1547家,市值合計27.4萬億元(截至2025年3月7日),占據滬市公司家數和市值比重分別為68%,52%。2194家滬市實體類公司中,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四地區公司家數就超過1120家。
一批龍頭、“鏈主”都集中在這些經濟大省。滬市市值500億元以上的136家實體類公司,來自上海、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等五地的公司就“包攬”56家,占比超4成,中芯國際、海爾智家等公司均榜上有名。
以產業基礎深厚的廣東省為例,作為制造業“尖子生”,其電子信息制造、汽車等15個行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相關行業龍頭公司,比如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均來自廣東,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包括鏈主企業在內的上市公司通過產業鏈整合與區域協同,推動經濟大省形成集群化發展格局,放大優勢,牢筑“穩”的根基。
上海是當之無愧的集成電路“高地”——擁有從芯片設計到制造、材料、裝備、封測及核心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芯片產業巨頭“齊聚”,呈現高度的產業聚集效應,使得上海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水電第一大省四川正不斷構建新能源體系。3月6日,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收購報告書,透露了四川省加快建設新能源體系的最新動作:公司原大股東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戰略性重組,采取新設合并方式組建四川能源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能集團”),川能集團由此成為公司新任大股東。據了解,川能集團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四川能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戰略支撐保障功能。
發展新質“動力源”
近年來,各地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創新資源不斷集聚,上市公司成為地區“創新力”的巨大“動力源”。
創新藥領域,2024年全國批準上市創新藥48個,江蘇占據13席,是區域硬核“創新力”的生動縮影。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推動中國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躋身全球第一梯隊,并催生了從靶點發現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鏈條生態。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JAK/STAT通路新藥“戈利昔替尼膠囊”,不僅填補了外周T細胞淋巴瘤治療的國際空白,更推動了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
在山東,近期全省總投資過萬億元的100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引領,公司將在海陽建設的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該項目采用公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技術、自主研發的石墨負極材料新型生產設備,也成為全省首批“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全省首個綠電產業園示范項目。
在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浙東南智算中心二期項目在列。事實上,項目所在地臺州西部的黃巖,素以模具、塑料制品等傳統產業著稱,但近年來,地方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實現“進階”,通過打造“算力中心”吸引企業落地,助力地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據公開資料,該項目系黃巖區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臺州分公司合作的重點產業平臺,規劃建成理論峰值算力不少于4000P(FP16精度),亦是中國電信助力地方建設國產化萬卡AI多生態異構算力基地的生動案例。
(編輯 郭之宸)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