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意見強調,要增強社會保障公平性。強化社會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主體作用,穩妥有序提高城鎮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比例。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予以社會保險補貼。制定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合理確定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開發式幫扶提能增收行動。
意見明確,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適時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務事項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全面推進公共服務規劃布局、設施建設、資源配置、人才調配城鄉一體化。逐步將基本公共服務調整為常住地提供。推動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實施辦法。
意見強調,要擴大基礎民生服務普惠性。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新建改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重點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推動高等教育提質擴容,新增高等教育資源適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傾斜,逐步提高優質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制定出臺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以失能老年人照護為重點,提高養老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增加護理型床位供給。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給,推動普惠托育納入企事業單位職工福利體系。
意見提出,要提升多樣化社會服務可及性。以社區為主場景主陣地,加強各類便民服務資源統籌整合,推進服務設施復合利用。支持社會體育場地建設,發展功能復合的多用途運動場地,穩步增加體育場地供給。支持有條件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場館夜間開放。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中落實兒童優先原則和兒童友好理念。完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稅收等方面支持家庭發展政策。
意見要求,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民生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各地要強化責任落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加強重大民生政策跨部門統籌協調。科學評價民生政策實施效果。
13:45 | 奧士康擬加碼投資高端PCB產能 聚焦... |
12:07 | 全球化戰略與合規挑戰平行主題論壇... |
11:38 | 規范運作、提升質效 河北上市公司... |
11:10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不斷完善穩就業擴... |
09:26 | 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啟后首家適... |
23:42 | 金河生物上半年營收凈利均創歷史新... |
23:42 | 三暉電氣子公司斬獲機器人設備銷售... |
23:42 | 量子之歌決定收購Letsvan剩余全部... |
23:42 | 海外市場頻傳捷報金城醫藥國際化提... |
23:42 | 緊抓發展契機 杭氧股份加強氫能業... |
23:42 | 道道全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大增逾... |
23:42 | 著力完善小家電生態體系 比依股份6...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