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閆立良 郭冀川
“目前,量化交易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美國與歐洲的機構,量化交易數值已經達到了70%左右。量化交易在A股市場的成交占比,也達到了20%左右。”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在提案中建議,要保護股民利益,規范發展量化交易。
高頻量化交易從股民身上獲利
我國投資者第一次感受到量化交易巨大影響,源自2013年的光大證券量化交易事件。
賀強認為,目前,我國股票現貨市場又出現了量化交易的熱潮,量化交易行業規模已經破萬億元,在A股市場的成交占比達到20%左右。
從理論上講,量化交易具有一些優點,它可以增加市場的成交量,促進股市活躍,有利于形成合理價格,但是如果盲目發展,它也會出現一些嚴重問題。股市量化交易的問題也已經引起證監會的關注,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1年第60屆世界交易所聯合(WFE)會員大會暨年會上強調:量化交易、高頻交易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
“我認為,在我國股市中的量化交易屬于金融科技創新,但是一定要納入監管范圍,不能無序發展。特別是在股票現貨市場,對量化交易必須進行一定的限制。”賀強介紹,在發達國家的股市,量化交易快速發展,我國對量化交易則要強調監管。
因為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股市中,個人投資者很少,主要是機構投資、法人投資。機構與機構之間采用量化交易進行博弈,是對等且公平的環境。“而我國的股市是股民為主的市場,股市開戶人數近2億戶,99%以上可能都是散戶。”賀強介紹,股民在股市中是弱勢群體,信息不靈通,沒有資金實力,更沒有能力進行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主要是以博取短線差價為主,不是依靠長期投資分享上市公司業績為主。”賀強說。
對量化交易加以規范、加強監管
除了存在操縱市場的量化交易行為之外,一般的量化交易并不違法違規。但賀強認為,沒有違法并不等于公平,需要對量化交易加以規范、加強監管。
賀強建議,要明確量化交易的范圍。量化交易的范圍應該是股指期貨、期權、指數基金、ETF市場以及國有銀行等大盤股。但是不能在股市現貨市場盲目地發展量化交易,在大量散戶為主的現貨市場應該對量化交易進行限制。
要設立量化交易的準入機制。確定量化交易機構的資質條件,備案登記、交易算法、風險管理以及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完善量化交易的報告制度。應要求量化交易機構定期報告交易數據和風險管理方案,以便監管部門及時掌握量化投資和高頻交易的應用狀況,防范相關風險。
建立量化交易算法的報備制度。量化交易監管的核心在于對交易算法的規范,監管部門應要求量化交易機構報備其算法和代碼,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量化交易進行分析。
適度提高量化交易的費用。對量化交易的頻繁撤單行為收取撤單費,加大量化交易隨意撤單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抹平量化交易機構相對于普通投資者的交易優勢。
監管者應該不斷進行監管創新,把量化交易納入監管范疇。通過市場調查研究,推出有關量化交易監管的法規,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對量化交易進行監管。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