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日前,國務院發文決定取消29項行政許可事項,下放4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層級。其中,取消的一項內容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賬戶、資金匯出審批及外匯登記證核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取消了核發許可,但外匯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優化宏觀審慎管理,探索完善價格型宏觀審慎管理手段,逆周期調控相關資金跨境流動”等三方面措施加強監管。業界認為,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后,外資流進流出A股的通道已經完全打通。此次提出三方面監管措施,相當于給QFII設置了導流帶,資金的進出可以更加有序、高效。
于2002年實施的QFII制度,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升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根據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數據,自2003年5月23日瑞士銀行和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批準獲得QFII資格以來,截至2020年8月底,QFII數量共有322家。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在實現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既需要外資的參與,為我所用,讓外資分享我國經濟增長收益,但也要防范跨境資本大進大出沖擊造成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規范合理引導。本次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賬戶、資金匯出審批及外匯登記證核發,一方面極大地提升了QFII參與我國資本市場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推出加強監管的三方面措施,形成“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達到為我所用的同時力圖實現風險最小化,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境外資金的投放使用。
“上述措施表明我國當前金融市場的開放,是一個有序的開放,用市場化和法制化手段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無縫接軌全球市場。”伍超明說。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有利于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匯率市場化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利于境外投資者便捷地進行市場化的、理性的、長期的投資規劃、投資決策與投資部署,有利于境外資金在符合我國戰略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助力我國經濟發展、金融市場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
他同時表示,強調優化宏觀審慎管理、強化外匯登記和監管、加強多部門協同市場監測和管理等監管措施,可以在國際形勢和戰略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關鍵時刻,推動和深化監管體制與監管方式改革,在防范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穩定,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度,逐步提升中國金融業的全球競爭能力和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治理的能力。
對于QFII投資額度問題,記者注意到,自這一制度推出以來,前后經歷了5次額度的擴容和兩次監管的放松。在2005年、2007年、2012年、2013年和2019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其總額度分別提升至100億美元、300億美元、800億美元、150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
去年9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發文稱,決定取消QFII投資額度限制,具備相應資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進行登記即可自主匯入資金開展符合規定的證券投資。
今年5月份,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具體包括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
業界普遍認為,這些都為QFII在A股市場投資提供了便利。
事實上,素有長期投資風向標之稱的QFII,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一股重要投資力量,其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根據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統計,上半年QFII出現在超過310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
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一系列舉措相繼推出,QFII等外資機構投資A股會更加便利。可以預期的是,他們在A股市場的投資會日益增多,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編輯 才山丹)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