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童璐
正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開潤股份(300577)展示了一款能“解放雙手”的黑科技概念新品:全球首個采用雙輪驅動的可登機自平衡智能跟隨旅行箱“Puppy1”。
這已是新年伊始開潤股份第二次成為市場焦點。在刷爆商業圈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上,開潤股份及“90分”品牌被作為解讀“中國式機會”之“比特化腦洞”的典型案例,被羅振宇重點提及。
在2014年前,開潤股份曾被市場貼上“新秀麗箱包代工商”的標簽。隨著近年來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箱包制造行業中首家,同時也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中第一家在A股IPO成功的公司。帶著投資者關注的諸多問題,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專訪開潤股份董事長范勁松及公司高管團隊,試圖解讀制造型企業“互聯網賦能”的轉型升級范本。
開潤不想只做家箱包企業,就好比“沒有人會覺得優衣庫只是生產時裝的,優衣庫是家科技公司。”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IT行業出身的范勁松說,開潤的價值,在于把握當下消費升級的風口,圍繞出行場景提供完整的出行產品解決方案。
攜小米自我顛覆
開潤股份近幾年的崛起,正是互聯網賦能傳統制造業的一個縮影。2005年,從聯想辭職、英國留學歸來的范勁松帶著10萬元自主創業,從筆記本電腦蓬勃興起帶來的電腦包、配件市場切入,漸漸拓展至運動包等多品類產品,以給迪卡儂、戴爾、惠普等提供功能性包袋的研發和生產等B2B業務為主。
核心理念上的相互認同,使得范勁松和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見面后一拍即合,90分鐘后決定共同打造優質的箱包等產品。2015年2月,喜歡挑戰傳統的范勁松在創業十年后選擇了和小米一起“顛覆自我”,小米生態鏈上第一家生活消費品公司——潤米科技宣告落地,開潤的B2C板塊正式揚帆。
開潤學到了小米的“單品制勝”策略的精髓:做有科技含量、品質好、價格合理的產品,而且首要是好看好用。目前,從200元到1999元,潤米“90分”在箱包市場的每個重要的價格段都做了卡位,并將從今年年初起不斷對“爆品”迭代升級。
作為一家成立僅兩年的公司,2017年上半年潤米科技收入同比增長101.66%。在被視為電商年度大考的2017年“雙11”,“90分”當日成交金額突破7000萬元,銷量超過16萬件,在天貓、京東、小米三大電商平臺上銷量、銷售額、店鋪銷量、單品品類等九項上奪魁。
范勁松說,格力、美的的B2B業務也仍占其相當比例。這幾年,開潤根據產能和市場情況對客戶做了些主動調整,網易嚴選、名創優品等新興渠道占比逐漸增大。“市場足夠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做完所有消費者的生意。”
擊穿“泛出行”藍海
箱包是典型的“螞蟻市場”:大而分散,沒有占據市場壟斷份額的巨頭,只要能迅速拉開規模,穩定供應鏈,成就一個品牌,就能分得巨大蛋糕。
IPO敲鐘后,范勁松的第一件事是帶團隊去三亞開務虛會,三天的激烈討論中,他們意識到,從箱包再跨出一步,整個出行場景都是高速增長的海量市場,同時也是更大的“螞蟻市場”。開潤股份要做一家圍繞優質出行場景,給用戶提供完整產品解決方案的世界級出行消費品公司。
目前開潤有三個品牌,已初露崢嶸的是針對年輕新中產階級的出行消費品牌潤米“90分”。
其他兩個品牌去年下半年剛起步:開潤與小米合資的另一家子公司碩米科技打造專注兒童出行的“稚行”品牌。此外,開潤將探索以“深度買手”的模式運作新品牌“悠啟”,定位是“泛出行領域”。
在范勁松看來,不斷地擴充品類,尤其是除了箱包以外的其他類生活用品,是因為無論進行場景化的布局,還是正在籌謀的“90分”的線下店,都需要大量的產品。另一方面,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后,一切品牌都將是“生活方式的品牌”。
在投資者關心的線下布局上,目前公司正在和包括Brookstone、貓王等線下垂直渠道合作,并開始和購物中心商洽,預計今年下半年起試水出行場景體驗店。
“線下店短期不為提升銷售額,是拉高品牌的定位,結合‘90分’強大的粉絲運營能力,去慎重嘗試一些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商業模式。”范勁松說。
互聯網賦能范本
“當然要感謝抱上了小米的‘大腿’,但我們本身也非常努力。”潤米高級合伙人劉志欣說。在2016年初加入潤米之前,劉志欣是迪卡儂中國的頂級合伙人,目前主要負責潤米的供應鏈和產品開發。
在開潤,有跨國企業和互聯網公司背景的跨界人才是管理團隊的主力。范勁松深信“殺雞也要用牛刀”的用人哲學,“高薪找一個厲害的人,勝過100個平庸的”。每聘請一位有經驗的人才,他都是從該模塊“最牛的公司”里去尋找。
基于“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開潤不僅成就了制造業中最勤奮最有跨界思維的一隊人馬,即使在強手如林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中,開潤在品牌和粉絲運營等方面也可圈可點。
剛履新潤米科技CEO的劉苗,此前是阿芙精油的首席運營官。“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用戶人群在哪里,什么活動的引爆點最高。比如說,當我們拿到‘雙11’第一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省了非常多的品牌推廣費用和市場費用,媒體資源都向我們傾斜,而這是基于我們半年前就在對‘雙11’進行營銷規劃。”在圈內有“最擅長不花錢做自媒體營銷的苗兒姐”之名的劉苗說,2018年公司會有更精細化的營銷打法。
如何留住這群最優秀的人?除了借鑒小米的“合伙人機制”,開潤股份還推出了“限制性股票+員工持股”的雙重股權激勵計劃。2017年5月,首批覆蓋142名公司的核心骨干的股權激勵計劃落地。到9月,公司再推出總規模1.53億元的員工持股計劃。其中,范勁松個人自掏腰包向員工提供1.02億元借款,并向員工承諾保底收益。
范勁松坦言,上市一年的忙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人才架構的搭建上,而這正是開潤一直在行業中可以領先3至5年的秘訣。作為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范勁松說,他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需要時間來驗證我們自己。無論戰略思維系統的打法,人才團隊的建設,還是這套極致產品的方法論,我們已經想得很透了,只是需要時間去快速把它做出來。”
范勁松只用一句話來概括開潤股份和“90分”取得傲人成績的秘訣:“我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保持開放。”這一輪“互聯網賦能”的真正成果,不在于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能調動多少資源。傳統產業不用擔心被互聯網時代拋棄,因為無論產業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演化,越專業的人,就越不會被時代拋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