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國信證券連發公告拋出總規模150億元的定增預案,這是國信證券自2014年上市以來首次進行股權融資。分析人士指出上,隨著行業內競爭的不斷加劇,券商對于資本金的渴望越發強烈。今年以來上市券商再融資動作頻頻,已有四家上市券商的百億規模再融資項目取得進展,還有超過800億元的券商再融資項目等待落地。
國信證券上市以來首次定增
國信證券稱,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16.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0億元。“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夯實資本實力,增強綜合競爭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推動公司戰略規劃落地,鞏固和提升行業地位。”國信證券表示。
事實上,國信證券自2014年12月上市以來,尚未進行過股權融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國信證券此前IPO募集資金已于今年9月30日使用完畢,實際投資金額為68.45億元。按照合并口徑,國信證券凈資產行業排名從2014年底的第七位下降到2018年6月底的第十位,資本實力與領先券商的差距不斷拉大。
根據公告,國信證券擬向包括深投控、云南合和、華潤信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且前三大股東認購的募資規模超過一半。其中,第一大股東深投控擬認購比例不低于定增股票總數的33.53%;第二大股東云南合和、第三大股東華潤信托分別擬認購16.77%和1.00%。國信證券強調,本次定增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深投控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深圳市國資委。
據悉,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相關事項已經國信證券董事會審議通過,尚需取得相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以及中國證監會核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2015年4月29日,國信證券宣布將擬進行一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0億元的配股。然而到了今年5月9日,控股股東深投控以“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為由,提議國信證券終止配股申請。
五大募資使用方向
此前,國信證券曾提出“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夯實大經紀、大投行、大資管三大基業、大力發展資本中介和創新業務,加快拓展境外業務,優化提升管控和集成能力,擇機采用非有機增長手段,打造中外一流券商”的戰略愿景。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國信證券表示,要強化經紀、投行等傳統通道類中介業務;大力發展融資融券等發展潛力較大的資本中介型業務,以存量帶動增量;多渠道擴大資本金,充分發展利用資本金的投資類業務。
“本次非公開發行將為公司實現發展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國信證券透露,擬將本次定增募資的40%用于開展投資與交易業務,26.67%用于償還債務,16.67%用于開展資本中介業務,15.33%用于向全資子公司增資等。
國信證券指出,與領先券商相比,公司的自營投資規模、融資融券余額和股票質押式回購余額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公司將在固定收益類業務著力打造FICC業務鏈;權益類業務將秉持絕對收益理念,堅持價值投資;私募基金類業務將注重提升投資能力,擴大管理規模;并將通過進一步發展資本中介業務服務核心客戶、增加客戶黏性、提升綜合化經營。
在向子公司增資方面,國信證券指出,擬用于增資資金規模不超過23億元,其中,對國信期貨增資14億元,主要投資于種子基金和資管業務以及開展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等;對國信香港增資9億元,主要用于補充經紀業務資本金,支持“一帶一路”相關債券和股本融資項目承銷的資本金,擴大保證金業務規模及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等方面。
國信證券還表示,雖然借助債務融資提升業務發展速度是券商的常規發展模式,但公司仍需主動降低有息負債的規模以平衡經營收益與財務風險。以2018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為基礎,按照本次募資將償還有息負債40億元測算,公司有息負債率將從49.45%下降至47.51%,有利于長遠健康發展。
800億券商再融資等待落地
“資本實力領先的大型券商在資本中介業務、主動投資管理、風險定價能力、機構客戶布局上競爭優勢突出,證券行業收入、利潤集中度明顯提升,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國信證券指出,公司資本實力與領先大型券商的差距越發明顯,補充資本金有利于公司優化業務布局、加快業務轉型步伐、提升業務層次、加速推進國際化進程,以期鞏固既有優勢,打造全價值鏈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行業競爭地位。
隨著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內證券業務競爭趨于激烈,券商對于補充資本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融資意愿也更為強烈。今年4月27日,海通證券(7.70-2.53%)的200億定增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正在等待上會;8月4日,華泰證券通過定增實現募資142億元,并將阿里巴巴、蘇寧分別引入成為其第五和第六大股東;11月3日,廣發證券(9.41-1.57%)的150億元定增方案獲證監會發審委通過。加上如今國信證券的150億元定增預案,年內已有四家券商的百億規模再融資項目取得進展。
另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經有3家上市券商完成再融資,分別是申萬宏源(1.55-2.52%)證券、長江證券和華泰證券,總融資額超過312億元。除了太平洋證券在4月底撤回了可轉債預案、中原證券可轉債預案中止審查外,目前仍有9家上市券商的融資預案正在推進,總規模超過800億元。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