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耘旎
因成功引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而有望重組脫困的*ST尤夫,日前本已順利推進的重組突然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就在公司順利緩解了訴訟風波、引進了19億元的紓困基金、推進了25億元的重組計劃后,中郵證券又成了公司解困路上的攔路虎。
12月14日晚,*ST尤夫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尤夫控股”)的通知,尤夫控股質押給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部分*ST尤夫股票,遭遇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
此次看似不起眼的減持,實則有可能是影響*ST尤夫順利重組的重要變數。今年以來,*ST尤夫歷經各種波折終于引進了新的重組方和實控人,但此次重組的重要前提,是在約定時間內,尤夫控股須將手中的*ST尤夫股權能夠順利移交給新任控股股東。中郵證券拿在手中且陸續強制平倉的8,0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2.01%)*ST尤夫股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800萬質押股票正在被強制平倉
2017年12月1日,尤夫控股將其持有的*ST尤夫股票8,000,000股質押給中郵證券,質押期限為1年。資料顯示,尤夫控股共持有*ST尤夫股票118,650,000股,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29.8%股權,為*ST尤夫控股股東。
今年11月9日,*ST尤夫發布公告稱,收到中郵證券出具的《關于提示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做好大股東減持信息披露的通知函》,該函件稱,中郵證券擬將尤夫控股質押的8,000,000股*ST尤夫股票,由原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的凍結,變更為可售凍結,解除質押。
這一變更,意味著依據上市公司股票減持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夫控股持有的這些股票可能面臨被強行平倉的風險。
而12月14日晚間的公告則明確表示,這批股票已經開始被陸續平倉。公告顯示,自12月7日至12月13日,中郵證券相繼平倉1,114,300股,占公司總股本為0.2799%。
此前,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紓解持續被市場關注。證監會相關人士日前表示,在多部門協作下,因急跌而形成的股權質押風險已得到遏制。截至11月底,A股市場觸及平倉線市值約為7000億元,實際上強平的只有98億元,占比1.5%。
*ST尤夫重組會否生變?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強行平倉,對*ST尤夫的重要影響在于可能影響其重組進程。此前,*ST尤夫重組正在對這批股權的質押風險積極自救。據*ST尤夫11月的一則公告,在浙江省市兩級主管部門、地方證監局的協調下,“包括上海垚闊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中郵證券等有關各方正在積極協調解決該質押事項”。
記者從上海垚闊企業管理中心了解到,此前上海垚闊已經提出了協議受讓中郵證券的質押債權的方案,對價包括質押融資本金、利息以及相應的律師費、訴訟費及保全執行費用等。然而中郵證券拒絕簽署該債權轉讓協議。
事實上,*ST尤夫要想重組成功,從此前的巨額債務糾紛中解脫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解決股權質押問題。為此,*ST尤夫在不久前終于找來了“白衣騎士”——上海垚闊發起成立的解困基金。
*ST尤夫相關人士表示,上海垚闊由多家金融機構及企業聯合設立,旨在響應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服務實體經濟的指示精神,以及國家發改委、證監會等部門鼓勵市場化債轉股的號召,幫助尤夫股份解決或有事項,使之恢復正常經營的專項解困基金。
上海垚闊的計劃,是希望通過持有公司股份,為解困公司服務。截至2018年11月29日收盤,上海垚闊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達到39815493股,占公司總股本10%。
上海垚闊增持力度之大,在11月的A股市場拔了頭籌。據媒體統計數據,11月A股市場被增持的288家上市公司中,被增持股數占總股本比例最高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ST尤夫、藍光發展、日科化學、珠海中富、喜臨門,比例均在2%以上。
除了解決股權質押問題外,更關鍵的是,上海垚闊與*ST尤夫控股股東簽訂了債權債務重組協議,擬通過債權債務重組的方式受讓并豁免*ST尤夫控股股東有關債務、承接特定債權,并計劃2019年5月30日之前完成本次重組。但*ST尤夫的重組方航天智融,能否在約定時間內拿到*ST尤夫的真正控股權,成為重組成功的關鍵。
*ST尤夫11月26日晚公告稱,航天智融擬以總價25億元有條件受讓蘇州正悅所持尤夫控股100%股權,從而間接控制公司29.8%股權。在尤夫控股的股份過戶完成前,在滿足協議約定條件下,尤夫控股將所持公司1.19億股股份對應的投票權委托給航天智融行使,公司控股股東雖然未發生變更,但實控人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航天智融的兩大股東分別為航天科工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航天融創科技中心。穿透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上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一家大型國企。
重組成功的前提是“尤夫控股的股份過戶”完成。如果尤夫控股手中的股權被強行平倉掉一部分,那么航天智融勢必要修改雙方的重組方案,這或將給*ST尤夫的債務和資產重組帶來新的變數。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