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不斷出現資金鏈緊張、股權質押爆倉等問題,這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事件頻發,多家公司實控人易主。這其中,有的是要約收購,有的是國資引進民資,還有是國資馳援民企。
有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至2017年、2018年1月份-11月份,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件分別有89起、85起、62起、85起和124起(包括進行中、已完成、終止等狀態)。
與往年不同的是,國資馳援民企成為今年資本市場控制權轉讓的最大看點。
由于上市公司高比例股權質押危機愈演愈烈,從10月份開始,國資馳援民企風起云涌,國資擬接手民企控制權的事件開始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份和11月份就有4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變更相關公告,其中,28家的受讓方是國資,占比近70%。
12月19日,奧馬電器公告稱,中山市國資委下屬企業中山金控與公司近日就為奧馬電器提供融資事項協商一致并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一致同意由中山金控牽頭籌措資金,為奧馬電器提供股權質押融資,專項用于緩解奧馬電器流動性壓力。
需注意的是,國資馳援的民企多面臨股權質押、負債高企等問題,包括深圳、山東、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個省市的國資,均已加速入場接手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提供流動性支持。而實際上,國資獲得民企的控制權后,仍有諸多問題待解。
日前,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近期A股市場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項目確實大幅增加,其中,國企并購民營上市公司項目占并購項目總量的32%,民營企業并購民營上市公司的項目占比為61%。對股權質押的解套,實際上是國企在幫助民營企業解決流動性危機。
需要一提的是,今年也有不少國資上市公司宣布引進民資。
以東北制藥為例,今年7月份,東北制藥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由沈陽市國資委變更為遼寧方大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遼寧方大董事局主席方威。
業內認為,與每年頻發的爭奪控制權不同。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今年A股的控制權轉讓,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資本市場的重新洗牌。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