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歡
3月26日晚間,讀者傳媒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95億元,同比增長0.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16.84萬元,同比增長14.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9.53億元,同比增長4.81%。同時,公司還發布了分紅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2元,共計派發2995.2萬元,這也是公司連續8年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
近年來,讀者傳媒持續深耕出版主業,依托“讀者”品牌效應積極探索多元業務,增強融合發展后勁,有效提升了整體收入和資產規模質量,通過不斷強化讀者傳媒內部治理,降本增效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讀者傳媒自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五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續深耕主業
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2023年,讀者傳媒堅持深耕出版主業,繼續高質量做好主題出版、市場出版和“走出去”出版,努力推出精品力作,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年報顯示,讀者傳媒2023年出版主業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同比增長14.27%。公司通過實施精品出版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重點出版項目儲備庫和精品出版項目庫,不斷優化調整選題結構,重印圖書占比穩步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出版圖書總印數9401.84萬冊,同比增長19.54%;出書總碼洋26.71億元,同比增長15.19%。2023年出版總品種數增加4738種,同比增長47.37%。
與之同時,“讀者”系列圖書市場反響良好,業務整體有較好增長。報告期內,期刊集群總發行量8159萬冊(含數字版),其中:《讀者》月均發行量527萬冊(含數字版);《讀者》(校園版)月均發行量81萬冊,正努力向“百萬大刊”邁進。
此外,讀者傳媒教材教輔業務在報告期內通過持續優化選題結構,提升內容質量,拓寬合作出版與發行渠道,擴大本版教輔省內外政府采購目錄品種,增加租型代理品種,營業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報告期內,教材教輔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15.73%。
加快融合發展
轉型升級煥發新活力
在持續深耕主業的同時,讀者傳媒在2023年加快融合創新步伐,順應和把握內容生產、傳播方式變革的歷史潮流,積極擁抱新需求,著力探索新形態、新場景、新模式,通過新技術運用和業務板塊的融合協同,推動主業加速創新發展,不斷增強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2023年,讀者傳媒加快融合創新步伐,順應和把握內容生產、傳播方式變革的歷史潮流,積極擁抱新需求,著力探索新形態、新場景、新模式,通過新技術運用和業務板塊的融合協同,推動主業加速創新發展,不斷增強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2023年,公司電商業務收入3886萬元,同比增長50%。
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電商直播業務快速發展,讀者傳媒與字節跳動官方旗下火山引擎開展合作,從平臺建設、人員培訓、直播選品、賬號提升等維度為“讀者”直播全面賦能。
此外,讀者傳媒在2023年持續優化“讀者”新媒體矩陣,加強新媒體內容建設。公司與大連厚仁科技等高技術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數字出版、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項目——讀者閱讀融合創新項目;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工程進展順利,張掖藏《永樂北藏》初刻初印本數字化項目順利結項,并自主研發相關古籍文創產品。2023年,“讀者”公眾號入選第七屆“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微信公眾號,“敦煌書坊”融合出版平臺被評為“第六屆中國數字出版創新論壇創新案例”。
拓展多元產業
品牌運營亮點紛呈
近年來,讀者傳媒充分利用品牌和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讀者”品牌賦能、創新思路推進的多元化業務發展新模式,推動文化創意、閱讀服務等多元化產業實現創新發展,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
具體來看,讀者傳媒在2023年積極踐行建設書香社會的“讀者方案”,依托“讀者”品牌舉辦“書香隴原”等系列活動、全民閱讀“七進”工程活動等;積極參加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第13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等行業展會、第3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提高“讀者”品牌影響力;不斷豐富“讀者+”產品矩陣,拓展“讀者”紙品產品種類,擴大銷售范圍和規模。
在資本運營方面,天津新媒體大廈B區酒店完成整體招商并正式投入運營;惠州讀者文化園、讀者書店等房產運營合作事宜穩步推進;主動優化讀者上海公司經營模式;設立控股公司讀者融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續盤活“讀者•新語文”數字閱讀資源。
對于2024年的經營計劃,讀者傳媒表示,公司將圍繞“雙效統一”,堅持守正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能,做優出版主業、做活多元產業,凝聚優勢資源、積蓄發展后勁,努力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 喬川川)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