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駿
6月30日,剛剛創立三年并保持高速增長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此次IPO由瑞銀、高盛和中金聯合承銷,尚未最終確定掛牌交易所。
“拼多多作為一個成長中的機構,將永不放棄做正確的事,永不放棄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價值。”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在當日寫給股東的一封信中強調,雖然拼多多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也面臨許多危險和挑戰,往后看3年、5年還是更長時間上市,其實沒有本質區別。而在公眾的監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
公開信息顯示,首創“拼單”模式的拼多多將自己定位為一家高速增長的“新電商”平臺,旨在為買家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充滿樂趣的互動式購物體驗”。
首季用戶凈增5000萬
收入同比勁增37倍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2個月,拼多多年活躍用戶已達2.95億,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年活躍用戶為2.45億,這意味著,拼多多今年一季度活躍用戶增長5000萬。
自2017年4月份上線廣告系統后,新的營收模式帶來了雪球效應,推動拼多多收入實現呈幾何增長。2017年一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3700萬元,2018年一季度則增至13.85億元,增長37倍。
拼多多平臺的收入主要來自在線廣告和交易傭金,與目前其它電商平臺的商業模式幾無二致。而在平臺治理方面,拼多多則采取了與比傳統電商更嚴格的政策,如假一賠十,按批次賠付等。
招股書顯示,依據平臺與商戶間的協議,當商戶出現出售假貨、延遲發貨或者虛假發貨等行為時,商戶被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均將被以全平臺可用的代金券形式全額發放給該批次消費者,平臺自身收入與扣除不良商家的消費者賠付金無任何關聯。
43億單支撐1400億GMV
活躍商家逾百萬
作為一個創新和快速發展的'新電商平臺。按GMV及總訂單量來計,拼多多已經躋身中國一線電商陣營。
招股書顯示,拼多多今年一季度成交金額662億元,2017年全年成交金額為1412億元。
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總訂單量分別為43億單和17億單。公司目前與包括微信、QQ錢包,支付寶和ApplePay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合作,消費者可以享受到輕松高效的支付體驗。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拼多多平臺活躍商戶數量超過100萬家。
招股書還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共有1159名員工,平均年齡26歲。2015及2016年同期員工數分別為455人和531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全年平臺手機平臺總下單數為43億單,GMV為1412億元,年活躍買家數為2.45億。這意味著,拼多多員工人均支撐370萬個訂單和1.2億GMV,人均服務20萬消費者。
黃崢將捐出2.3%股份
成立私人慈善基金
拼多多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持股比例為50.7%,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騰訊持股比例為18.5%,高榕資本持股比例為10.1%,紅杉資本持股比例為7.4%。
拼多多由80后杭州人黃崢及其團隊于2015年創立,黃崢計劃在本次發行后,拿出其擁有的2.3%股份成立私人慈善基金,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公司將建立由高級管理人員及拼多多合伙人制度選拔出來的員工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資金用途,并管理其日常運行。
此外,黃崢還計劃另外建立一個私人慈善基金來支持科學和醫學等前沿技術的研究。
記者注意到,受大幅擴張市場需要,拼多多2018年一季度的銷售與市場支出達到12.17億元,平臺單季發生2.01億元凈虧損。由此,拼多多創業三年多,截至2018年一季度累計虧損(含期權支出)僅為13.12億元。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拼多多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86.34億元(13.77億美元),單季度增加55.76億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