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九省通衢,未來中部支點。
此方土地溫養出荊楚先民篳路藍縷的開拓精神,一鳴驚人的創新精神、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
而在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湖北成為全國抗疫的中心,關注的焦點。
湖北,特別是武漢人民勇于擔當、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成為一個時代的音符,被長江奏響,為珞珈銘記。
上下同欲者勝,經歷過“戰疫”的湖北人民更加堅韌,更加團結,但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湖北經濟能否追趕全國發展的步伐?
事實證明,在“后新冠時代”的“經濟反攻”中,展現出的是活力再現的湖北、英雄依舊的武漢。
上市公司資產一般是當地經濟的“主心骨”,湖北證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湖北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資產規模穩健增長,合計達到20096.46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3.43%;實現營業收入2261.55億元,同比增長27.30%;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146.54億元,同比增長133.01%,比疫情前增長30.33%。
此外,2020年以來,湖北通過IPO新增上市公司13家,其中2020年新增8家,上市成績為近年最好。
“湖北上市公司在去年5月初就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全年努力追趕,積極發展,充分發揮了產業引領帶動作用。”湖北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廣幼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可以為湖北經濟追趕步伐寫下注腳的是:今年4月,“第六屆中國金長江私募基金發展高峰論壇”在武漢召開。主辦方在致辭時表示:“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們欣喜地看到,抗疫勝利后的武漢,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正在開啟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述往事,思來者。跨過疫情的“天塹”后,湖北經濟又來到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近日,證券時報記者走進湖北證監局對話王廣幼局長,探討湖北資本市場如何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又如何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等路徑藍圖,以此獻禮建黨100周年。
努力服務經濟疫后重振
證券時報記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湖北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請介紹資本市場在推動湖北疫情防控、疫后重振和恢復發展中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目前上市公司的整體恢復情況如何?
王廣幼: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湖北按下“暫停鍵”,為幫助湖北盡快恢復,中國證監會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搭把手、拉一把”的號召,易會滿主席親自調研部署,先后2次出臺支持文件,對湖北資本市場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為湖北經濟疫后重振提供了重要動能。湖北證監局堅決貫徹證監會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服務全省經濟疫后重振。
疫情期間,湖北證監局確定了“保運轉、保復產、保落實”的“三保”工作思路,確保市場秩序穩定、確保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確保政策落實有效,全力推動機構如期開市,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全力推動公司按期披露年報。
疫后重振恢復期,湖北證監局持續提供有溫度有誠意的服務,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將落實黨中央、證監會支持湖北政策,同落實創業板注冊制及新三板“精選層”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務緊密結合,促進政策落地見效,服務湖北戰略發展。
在推動直接融資方面。2020年,湖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總額為1962.32億元,持續保持高位。其中受益于資本市場支持政策,企業交易所債券直接融資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24.07億元,同比上升34.49%。
在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方面。2020年以來,湖北2家證券公司享受費用減免將近2000萬元,2家期貨公司享受費用減免7700余萬元,全國股轉公司減免湖北掛牌公司2020年年費約970萬元。
在服務地方開辟新局方面。湖北證監局推動設立湖北新舊動能轉換ETF基金,開啟湖北新舊動能轉換、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本市場建設新篇章;推動設立生豬期貨交割庫,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助力湖北生豬產業鏈優化升級。
據統計,2020年湖北上市公司總資產達19419.72億,實現營業總收入8696.3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92.2億元。
湖北資本市場積極向好
證券時報記者: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市場生態有了明顯的改善,湖北資本市場當前總體發展和運行情況如何?呈現哪些特點?有哪些亮點?
王廣幼: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場主體的歸位盡責意識明顯增強,優勝劣汰機制進一步健全,投資者保護渠道更加暢通。在此背景下,湖北資本市場也呈現出積極向好的態勢。
一是直接融資穩步增長。今年,湖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實現漂亮開局,1~5月,湖北實現資本市場直接融資726.71億元,同比上升50.83%。其中,股權融資總額233.71億元,同比上升168.82%;債權融資總額493億元,同比上升24.85%,為湖北企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二是上市公司結構優化。截至2021年5月末,湖北共有上市公司119家,從行業分布上,以制造業公司為主體,占比達到66.39%,新增上市公司的行業開始向新興制造業集中。與此同時,湖北證監局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工作方針,對于應當退市的公司絕不手軟,2020年以來,妥善處理轄區2家上市公司退市。
三是法人機構持續壯大。轄區兩家法人證券機構除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自身發展以外,也積極發揮本土優勢,深耕湖北,助力湖北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轉型升級做大做強。2020年,長江證券分類評價從C類重回A類A級,天風證券再次獲得A類評級。
四是投保投教不斷深化。湖北證監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投保工作體系,目前已初步形成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投教基地和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投保打非工作“一盤棋”格局。督導各類市場主體落實投資者保護法律法規要求,對非法證券活動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將投資者保護機制建設貫穿在日常工作之中,持續深化轄區證券期貨多元糾紛化解工作機制。
去年以來新增上市公司13家
證券時報記者:請介紹當前湖北企業的上市、輔導情況,湖北證監局在上市輔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王廣幼:2020年以來,湖北通過IPO新增上市公司13家,其中,科創板5家,創業板4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3家,醫藥制造業3家,反映湖北產融結合正在顯現成效。目前,湖北還有在會在審企業21家,在輔導擬IPO企業50家。
湖北證監局堅持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上市輔導工作:
一是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輔導驗收監管。在輔導監管全過程中,堅持做好壓力傳導,既給擬上市公司“關鍵人”上好“輔導監管第一課”,幫助樹立資本市場規則意識,也堅決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要求中介機構做好輔導工作。
二是著力服務實體經濟,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對上市后備企業開展調研,把企業面臨的問題和需要得到的支持形成清單報地方政府,推動企業訴求及時解決;在湖北省內分片區提供咨詢服務,有針對性地為擬上市企業答疑解惑。
三是發掘優勢資源,加速推進產融對接。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后備資源摸排,挖掘湖北優勢產業中的優質企業,為企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最新的“金種子”名單共有企業100多家,這些企業涵蓋行業門類齊全,既有“硬科技”代表企業,又有一批行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為湖北企業上市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證券時報記者:202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出了系統性、有針對性的部署安排。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上市公司在湖北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和龍頭引領作用,湖北證監局有哪些措施?在推進企業并購重組、再融資等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果?
王廣幼:為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上市公司產業帶動引領作用,湖北證監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證監會和湖北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完善工作制度,推動并購重組,積極推動全省上市公司質量整體提升。
一是建機制,形成內外合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構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生態合力。湖北證監局聯合省金融局等部門建立健全協同工作機制,成立了局長任組長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舉措并抓好落實。
二是抓重點,做好“三個全力”。全力推進風險出清,為每家風險公司“量體裁衣”,找準風險化解突破口,同時要求公司通過加強經營、變現資產、調整負債結構等方式內部挖潛化解風險。全力推進清欠解保工作,堅持依法監管、分類處置的原則,持續督促相關責任方認清形勢,積極采取措施對已形成的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予以清償或化解。全力推進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按照“控增量、消存量”的工作思路,建立預警分析機制,持續傳導監管壓力。
三是抓督導,堅持久久為功。啟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通過綜合手段持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水平。
與此同時,湖北證監局利用并購重組、再融資等市場化手段助推上市公司發展,其中包括:
聚焦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鼓勵和支持主營業務萎縮、盈利能力較弱的上市公司,淘汰低效供給,出清落后產能,通過并購重組裝入優質資產,加快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從低端制造業向高技術制造業轉型。
鼓勵主營業務穩定、財務負擔較重的上市公司,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發行債券等方式化解危機。
支持主營業務突出、經營狀況良好的上市公司,橫向、縱向并購重組,進行同行業兼并、產業鏈整合,借助資本市場做大規模,做精主業。
2020年以來,已有11家公司完成再融資,4家完成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1家實現B股轉A股。
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
證券時報記者: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湖北證監局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什么,資本市場將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
王廣幼:2021年,湖北證監局將堅決貫徹落實證監會各項工作部署,結合湖北地區受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的客觀實際,立足省情,切實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服務湖北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
一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求突破。強化班子建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完善議事決策機制,切實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在增強監管質效上見實效。始終保持監管定力,持續提升監管能力,不斷提升監管質效,全面凈化市場生態。
三是在服務實體經濟上下功夫。助力湖北經濟疫后重振,推動證監會支持政策落地見效,提升企業獲得感;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股權融資、交易所債券融資,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發揮普惠金融和縣域金融作用,幫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繼續推動服務企業上市,利用好全面注冊制改革和證監會支持政策雙重機遇期,服務企業盡快利用資本市場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當前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湖北證監局有哪些正在開展或準備開展的相關活動和工作?
王廣幼: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和證監會系統動員大會召開以來,湖北證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證監會黨委部署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全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總體安排和月度具體安排,健全“總安排+月調度+周通報”三級落實機制,扎實推進。
一是抓好各層級學習教育。第一時間組織購買指定學習資料,局黨委中心組和各黨支部均成立了“黨史讀書班”,借助“微信+喜馬拉雅音頻平臺”共同打造“紅色有聲書柜”,使黨史學習更“聲”動。截至6月30日全局已開展專題學習59次、專題黨課9次。
二是開展多項主題黨日活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局已組織開展“我心向黨共譜華章”主題演講活動、赴大別山干部學院開展脫產培訓班、赴向警予烈士陵園開展現場教育、組織觀看黨史教育影片等多項集體活動。
三是認真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證監會黨委部署要求,結合全局工作實際和湖北資本市場實際,結合各類市場主體和投資者訴求,經過認真研究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20項,并按計劃積極推進,部分事項已取得一定進展。
下一步,湖北證監局還將繼續開展學習教育、主題黨日、“兩優一先”評選等活動,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更多實效。
19:15 | 珠海港:5月19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19:15 | 眾生藥業:集中資源優先支持推進研... |
19:15 | 眾生藥業:公司將持續推進來瑞特韋... |
19:15 | 中鹽化工: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 |
19:15 | 中信海直: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15 | 中山公用:截至4月30日公司股東總... |
19:15 | 中山公用: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應收賬... |
19:15 | 中山公用:公司高度重視對投資者的... |
19:15 | 中聯重科: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五次... |
19:14 | 中航西飛:公司及子公司陜飛依托大... |
19:14 | 中航機載:截至5月9日股東戶數為18... |
19:14 | 中航機載:截至4月30日股東戶數為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