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11月10日,南京舉行2022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共計出讓4宗純住宅用地,均位于市場熱度較高的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片區,起價總計約66億元,最終全部底價成交。
“整體來看,自去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控溢價之后,南京土地市場成交表現較為分化,熱點地塊依舊溢價成交,部分地塊也存在流拍情況。”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拿地企業來看,央企、國企以及地方平臺企業拍地積極。
“縱觀南京今年的四輪集中供地,底價成交現象較多,溢價率處于較低水平,整體熱度表現平淡。”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受到市場大環境影響,房企拿地積極性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南京新房市場的成交乏力也傳遞至土拍市場。
南京第四次供地五分鐘拍完
由于此次出讓地塊均位于江北新區核心片區,地理位置優越,且不設毛坯房限價,所以早在土拍開始前,市場便有消息稱“有很多房企表現出明確的拿地意向”。
但預想中的拉鋸戰卻并沒有出現。土拍開始僅一分鐘,土拍網便顯示“4宗地塊全部底價成交,目前處于待公證的狀態”。開拍五分鐘左右,網站便公示了全部拿地企業。
最終結果顯示,4宗地塊均以底價成交,總成交價6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與2022年4月份南京首批集中供地中該片區拍出的樓面價相比,即使是此次土拍中樓面價最高的NO.新區2022G15地塊,樓面價亦下降了超2000元/平方米。
“本次成交低調收場,開拍即公布了成交結果,4宗項目均由區平臺國資競得。”張凱表示,一方面,在配套設施方面,周邊辦公、商業、學校等資源仍在規劃階段,兌現時間仍不確定,目前市場傾向追求快速去化、快速收款項目;另一方面,本次江北核心區推出的4宗地塊均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高于南京平均價格水平,項目競買門檻略高,雖然沒有設置毛坯限價,但在價格上沒有太大優勢的話,去化也是問題。此外,通常房企在年底投資收縮比較明顯,為了財報表現需要加速資金回籠,故在投資方面有所縮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南京進行了四個批次集中供地,共計收金1259億元,相較于去年全年的2015.5億元大幅減少,同比減少37.5%。在張凱看來,背后主要原因是受民營企業拿地力度收窄,部分存量項目沒有達到銷售預期,資金回款壓力擴大,導致其拿地謹慎或者不再進行拿地,但是,城投企業拿地占比逐批次明顯提高。
從溢價率走勢來看,“相較于第一輪集中土拍的4.52%、第二輪土拍的2.88%,第三輪土拍溢價率2.58%,本輪土拍全部零溢價成交。”陳霄表示,預計南京會進行第五次集中供地,但目前還沒有發布第五批次集中供地的公告等相關文件。
三城完成年內第四次集中供地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目前已完成四個批次土拍的僅有蘇州、無錫、南京三個城市,共推出33宗地塊,蘇州2宗地塊因故提前終止出讓,總計成交31宗,收金343億元,均零溢價。
除南京外,截至目前,無錫收金588.45億元,占去年全年的64.6%;蘇州收金811.55億元,占去年全年的60.4%。另外,杭州目前完成三個批次土地出讓,收金1814.58億元,占去年全年的67.2%;上海目前收金2712.71億元,占去年全年的96%。由此可見,截至目前,在長三角區域,除上海與去年基本持平外,其他城市的賣地收入與去年相比,基本維持在去年的六七成左右水平。
此外,從部分城市發布的公告看,仍有不少城市明確表示今年會推出四個批次集中供地,包括北京、廈門、濟南、青島、重慶、武漢等城市,部分城市表示要進行第五批、第六批集中供地。
“預計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土地市場會平穩進行。”張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總體而言,受開發工期和企業回籠資金等因素影響,年底土地市場是成交低峰期。對此,陳霄也表示,由于當前房企銷售端依然承壓,同時四季度獲取的地塊很難在年內形成有效的銷售回款,房企拿地意愿仍偏弱。
(編輯 袁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