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消費金融是近幾年互聯網金融中最炙手可熱的細分領域,上市公司、銀行、電商、P2P平臺等各類機構爭相進入,搶占市場。
今年以來,在強監管的背景下,消費金融逐漸回歸到合規的快車道上。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消費金融政策紅利不斷。
今年8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提出要“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9月份,國務院發布《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進一步提升金融對促進消費的支持作用,鼓勵消費金融創新,規范發展消費信貸”;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又一次明確加快消費信貸管理模式和產品創新,加大對重點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消費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在政策紅利不斷的背景下,2018年以來,不少消費金融企業的業績進入爆發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9月29日,共有24家涉足消費金融領域的公司公布2018上半年經營業績,有19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占總數的82.61%,這19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總計近58億元。其中有15家上半年凈利潤在5億元以內。
“2018年,經濟與金融大環境進一步開放,這為消費金融行業帶來了有利影響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消費需求的增長與升級也給消費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而隨著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猛增,其增資需求也愈發凸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初,有10家消費金融公司在2018年擬增資或完成增資,其中包括中郵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哈銀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等。
除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此起彼伏的增資之外,還沒踏入這一圈子的企業也在加速布局。
今年12月18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旗下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主要業務涵蓋融合支付、特色電商、金融科技三大板塊。顯然,消費金融將成為中移動金融的主業之一,而其他兩大電信運營商也已經開始布局并計劃深耕消費金融領域。
另一方面,消費需求的增長與升級也給消費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深耕金融科技成為新時代賦予消費金融的使命與基因。”趙國慶表示。
18:12 | 宇瞳光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 |
18:12 | 裕同科技:公司主要原材料為白卡紙... |
18:12 | 裕同科技:目前公司從國內直接出口...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碳化硅項目已完...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自有礦山儲量并... |
18:12 | 云南鍺業:鍺晶片主要用于空間衛星... |
18:12 | 浙江世寶:公司目前轉向產品沒有在... |
18:12 | 浙江震元:公司定增項目尚在推進中 |
18:12 | 中兵紅箭: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8:12 | 中電港:公司iCEasy商城經營正常 |
18:12 | 中國武夷:公司旗下中武電商公司的... |
18:12 | 中國中鐵:公司暫時未有黃金資源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