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1月8日,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年人壽”)官網發布公告,稱萬達集團出清百年人壽股權,將持有的11.55%股權轉讓給綠城房地產集團。股權轉讓完成后,綠城房地產集團將成持股11.55%的第一大股東,攬下這張珍貴的保險牌照。
綠城中國此前公告,此次受讓股份耗資超27億元,“地產+金融”也是綠城中國主動探索的新興發展模式,將進一步完善綠城中國的金融板塊業務。綠城中國認為,“由于本公司的主要顧客群(即物業買方)與目標公司的保障型保險顧客群具有一定重疊,預期將會有交叉銷售的潛力,產生協同效應。”
綠城27億元拿下大股東之位
公開資料顯示,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選址大連,是東北地區首家中資壽險法人機構。公司注冊資本77.948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達到687億元。
據了解,百年人壽曾經歷過四次增資,第一次為2012年4月份,注冊資本由初始的11.1億元增至16.6億元;第二次為2013年8月份,注冊資本再次增至23.6億元;隨后的2014年5月份,注冊資本變更為35.3億元。2015年9月份,百年人壽注冊資本增至77.95億元,隨著資本金得到充實,百年人壽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據悉,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百年人壽總資產突破人民幣900億元。百年人壽業務規模高速成長,近五年保費復合增長率超過50%,增速行業領先。百年人壽已戰略布局覆蓋全國20個省市地區,并具備較完善的銷售團隊和較好的客戶基礎,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綠城中國在此前公告中表示,全資附屬公司綠城房地產集團協議以27.18億元收購百年人壽11.55%股份,提及收購時也表達了對百年人壽的看好。
綠城中國表示,中國的人壽保險業務現正迅猛發展,前景無量。鑒于中國保險業的高門檻,人壽保險牌照具有獨特的資本投資價值,收購事項對集團而言,是投資人壽保險業的機會。收購事項亦符合本公司作為一家“中國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的商業理念,并能使其業務種類更多元化。“由于本公司的主要顧客群(即物業買方)與目標公司的保障型保險顧客群具有一定重疊,預期將會有交叉銷售的潛力,產生協同效應。”
公司金融還是金融公司?
房企對于保險牌照頗為熱衷,上月底,港股上市公司新世界發展發布公告,披露下屬公司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九鼎集團全資下屬孫公司富通保險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富通保險作價215億港元。
據悉,富通保險成立于1985年,是香港市場主要的保險公司之一,主要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為香港的個人及機構客戶提供豐富的保險產品,包括壽險、養老險、投資型保險和醫療及傷殘保險。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發現,包括恒大集團、泛海控股、泰禾集團、新湖中寶等多家房企均在保險領域有布局。如恒大集團的恒大人壽、泛海控股的亞太財險、泰禾集團的泰禾人壽以及新湖中寶的陽光保險。
至于房企為何如此看重保險牌照?綠地金融董事長、總裁耿靖在《房地產企業打造金融控股平臺的戰略思考與實踐》一文中關于保險牌照的看法或能揭開謎題。他認為,對于房地產企業的金融控股平臺而言,在金融監管政策從緊從嚴的后監管時代,不管是做公司金融還是金融公司,牌照都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展業的需要,一些牌照還可以帶來融資的便利,比如保險公司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銀行也可以提供大量貸款來源。
耿靖認為,“在國內目前的金融監管政策下,大部分的金融牌照是稀缺資源。在眾多的金融牌照中,保險、銀行、信托、證券是第一類的牌照,其中又屬保險牌照最值錢。”巴菲特曾經闡述過保險牌照重要性的基本邏輯:“保險公司先收后付,使得我們持有大量的浮存金;浮存金理論上最終要支付給投保人,但在這期間可以用于投資。”“如果保費收入高于承保成本,那么,在投資收益之外,我們還獲得承保利潤,等于是免費,甚至是人家付費,讓我們運用這筆浮存金。”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