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季度GDP略好于市場預期,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對穩定經濟起到重要作用。展望年內經濟運行,諸建芳認為,穩就業是“六穩”之首,固定資產投資有望成為率先反彈的需求變量,隨著后續一攬子宏觀對沖政策或加快落地,預計后三個季度持續改善可期,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生產性服務業“扛旗”
對于一季度GDP增速,諸建芳認為“好于市場預期”,其中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扛起了助力增長的“大旗”。
諸建芳指出,“事實上,此前市場根據3月份返崗人流、企業復工復產率以及六大集團日均發電耗煤預期的一季度GDP增長情況更為悲觀。一季度GDP數據發布當天,A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這說明市場對宏觀數據的反饋比較正面。”
在諸建芳看來,穩定一季度增長的重要力量是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2%,雖然降幅最小,但其占比僅為4.9%;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9.6%,降幅最大,反映出疫情對工業生產的沖擊;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產業在一季度占比達59.4%。
“雖然我們估計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等受沖擊較大,3月預計難以回到正常增長水平,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2%和6.0%。3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9.1%,降幅較1-2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整體服務業也在加快逐步恢復。”諸建芳表示。
積極信號顯現
雖然一季度GDP實現負增長,但是4月份以來,工業、投資、消費、就業等方面均出現了積極信號。
諸建芳指出,3月工業增加值已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顯示生產端壓力的明顯緩解,一季度整體工業生產出現了“V”型反彈。
“當前工業生產的韌性不僅有傳統中上游行業需求所反映出來的傳統經濟的支撐,也有新經濟需求所帶來的高技術產業的需求支撐。且經濟下行壓力并不明顯改變這些支撐點的進一步強化,體現出結構性亮點,也為后續的工業表現持續回暖打下了一定基礎。”諸建芳表示。
“由于投資一季度在全年中占比較小,后期可彌補空間大,因而有望成為穩增長的率先發力點。”諸建芳預計,整體來看,現階段投資的回升趨勢將進一步延續,尤其在二季度基建投資的進一步發力下將出現明顯改善,很有可能成為今年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最先發力的一環。
對于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消費行業,諸建芳指出,3月社消回升力度仍然偏弱,消費回補需要更多時間,但仍是大概率事件。從行業上看,諸建芳預計汽車和地產相關消費可能成為亮點。
在諸建芳看來,就業仍是當前經濟中較為凸顯的問題,穩就業是“六穩”之首,促進就業市場平穩發展也是當前宏觀政策的重要目標。諸建芳預計,一攬子宏觀對沖政策會加快落地,以政策組合拳促進經濟盡快回到合理區間,讓調查失業率回落到合理水平。
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展望年內經濟運行態勢,諸建芳認為,盡管一季度經濟負增長,但產業體系沒有受到沖擊,預計后三個季度持續改善可期,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諸建芳指出,一方面,進入4月份以來,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快,部分領域已基本回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隨著一攬子宏觀對沖政策的落地,總需求在后續三個季度有望出現回補,要素市場化改革也能進一步激發經濟潛力,改善供給結構。另外,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因素沒有變化,能夠有效支撐經濟中長期增長。
為實現經濟穩健增長,諸建芳建議,在復工復產繼續推進,國內逆周期政策陸續出臺,政策重點聚焦于全面脫貧,同時保證就業不出現大問題的條件下,適當上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擴大專項債規模、準財政發力,貨幣政策同時指導擴大社融和信貸投放、降低存款基準利率、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消費回補和投資恢復。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