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婷婷
3月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但券商龍頭中信證券卻領跌證券板塊。
3月1日,中信證券A股股價跳空下跌,盤中跌幅接近8%,而后跌幅收窄,截至收盤跌逾5.98%。3月1日當天,中信證券市值從3219.59億元下跌至3046億元,一天跌去173億市值。
國君非銀團隊認為,中信證券配股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流動性監管警戒要求,預計本次配股有助于中信證券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提升衍生品業務規模,加速擴表更好服務機構客戶投資需求,進而推動公司業績增長,但預計短期對ROE有負面影響。
配股計劃動作大
280億元規模顯威力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數據發現,1月21日至3月1日的23個交易日中,中信證券A股一路下跌,收獲18條陰線,區間跌幅17.62%。而同區間內,證券公司指數(399975.SZ)下跌11.47%,上證指數僅跌0.88%。
近段時間來,券商板塊表現不如人意。3月1日,中信證券股價大跌帶動證券板塊多只個股飄綠,22只券商股下跌。其中,興業證券跌幅5.51%,方正證券下跌1.16%,長江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西南證券、國泰君安等跌幅均超0.6%。
對于中信證券當日的大跌,市場早有預期。上周五(2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公告稱,擬以A/H股配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后的股份總數為基數,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過1.5股的比例向全體A/H股股東配售配股。大約募資不超過280億元,擬用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子公司、信息系統建設等。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
公告一出,投資者有些嘩然,甚至有股東稱中信證券“不講武德”。一般情況下,配股是向所有股東進行配發股份,由于折價配股,一般具有強制性,如果股民不參與,自己所持股份市值將縮水。而根據中信證券自己測算,在凈利潤增長10%的條件下,公司每股收益將在發行后攤薄至1.22元。
滿足流動性監管要求
中信證券為什么要配股?這其中包括兩個問題,一是為何要再融資,二是為何要采用配股的方式再融資?
國君非銀團隊認為,中信證券配股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流動性監管警戒要求。
去年下半年,深圳證監局發布的一份通報顯示,中信證券凈穩定資金率連續8個交易日在預警標準以下,流動性覆蓋率持續圍繞預警標準上下波動。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020年半年報,中信證券的流動性覆蓋率為135.33%,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最低,2019年末其該比率達到151.15%;同時,中信證券的凈穩定資金率為123.16%,緊貼監管預警線。而這可能是該券商充分運用資金的結果。
國君非銀分析師劉欣琦認為,預計中信證券因衍生品業務對公司的資本消耗較大,近期公司流動性指標較為緊張,流動性覆蓋率從2018年末的247.92%下降至20H1的135.33%,接近預警標準120%;凈穩定資金率從2018年末的156.16%下降至20H1的123.16%(2019年末為123.95%),極為接近預警標準120%。為了降低流動性風險,滿足流動性監管警戒要求,需及時補充資本金,以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拓展業務。
劉欣琦表示,中信證券本次配股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增強資本優勢,預計提升衍生品業務規模,加速擴表更好服務機構客戶投資需求,進而推動公司業績增長,但預計短期對ROE有負面影響。
中信證券表示,本次配股有四點必要性:一是響應國家戰略,打造“航母級”券商;二是應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三是推動公司戰略目標實現,助力公司“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四是降低流動性風險,提升公司風險抵御能力。
去年以來
至少6家券商完成配股
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再融資的方式主要有定增、配股、可轉債等。定增新規發布后,定增市場快速擴容,但券商為何傾向采取配股的方式?
有券商投行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分析,配股需要上市公司原有股東出資參與,會對原有股東造成資金壓力,且認配比例達不到70%就意味著配股失敗,發行難度相對比較大。不過,如果公司現有大股東均同意配股,該方式也是再融資的有效途徑。
Wind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以來,證券行業至少有國元證券、招商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天風證券、國海證券等6家券商順利實施了配股計劃,認購比例均超過95%,合計募資規模約為372.7億元。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