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嚴打金融業務“無照駕駛”,仍是今年金融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撰文表示,金融作為特許行業,必須持牌經營。金融產品是“專賣品”,不是任意機構都可以賣的,不是想賣給誰就賣給誰的,也不是誰想買就能買的。“大V”通過社交媒體帶貨銷售金融產品必須持牌,否則屬非法金融活動。
此番表態再次明確了對金融業務“無照駕駛”的強監管態度,為無照經營、打擦邊球經營、違法經營敲響警鐘。
2021年銀保監會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對非法金融及‘無照駕駛’打擊力度”;2022年銀保監會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堅持金融業務持牌經營規則,嚴厲打擊‘無照駕駛’行為”。連續兩年對此項工作作出部署,說明打擊金融“無照駕駛”任務很重,也很迫切。
當前,金融領域數字化發展較快,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擴大了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但值得警惕的是,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得非法金融活動傳播范圍更廣、速度更快、規制難度更大。
同時,數字經濟條件下,一些境外持牌機構未獲得境內相關牌照,借助互聯網面向境內主體提供金融服務,應認定為在我國境內“無照駕駛”,涉嫌非法金融活動。
目前,“無照駕駛”的非法跨境金融服務主要包含跨境開立銀行賬戶等銀行服務、跨境證券投資服務、跨境銷售保險、跨境支付服務、跨境比特幣和ICO交易服務、跨境外匯保證金交易等。
實際上,對于跨境金融服務,監管層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已對外開放的金融業務,境外機構必須持境內相關牌照合法合規經營;而對于境內禁止的金融業務,以及未對外開放的金融業務,境外機構不得在境內經營。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行業對經濟和社會安全穩定影響極大,必須堅守基本規矩,恪守持牌經營的基本原則,嚴禁“無照駕駛”。對任何違法違規開展實質屬于金融的經營活動,都要果斷采取措施,及時鏟除風險滋生的土壤。
“十四五”時期,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但金融開放不等于無準入要求、不等于無監管規矩。因此,在開放的同時,更應重視防范金融風險,不僅要防范“有照駕駛”中的“違規駕駛”,更要堅持準入管理,嚴禁“無照駕駛”。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