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來,嶺南股份、水晶光電、大族激光相繼披露分拆上市預案,恒華科技、歌爾股份則披露啟動分拆上市籌備工作……上證報資訊數據顯示,10月至今已有20家公司披露分拆意向或預案,今年以來這一數字則達58家。在擬分拆境內上市的48家企業中,有40家披露分拆預案,有8家啟動籌備工作。
投行人士表示,A股分拆計劃頻出,主要原因是相關政策,以及實質進展案例的示范效應,如成大生物率先科創板IPO過會。
在國企打“頭陣”后,民企分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分拆的業務集中在戰略新興領域。此外,就子公司擬上市板塊看,科創板進展迅速,創業板則儲備龐大。
民企積極性與日俱增
在分拆的反應速度和行動力上,打“頭陣”的無疑是國企。A股境內分拆上市制度于2019年12月13日落地,央企中國鐵建便于當月19日發布分拆預案,擬分拆旗下鐵建重工在科創板上市,成為率先公布實質性“A拆A”預案的公司。2020年1月初,地方國企上海電氣、上海建工緊隨其后,相繼公布分拆計劃。
紫江企業則是首家披露分拆預案的民營企業。2020年2月,公司披露擬分拆紫江新材至科創板上市,后于9月宣布“改道”創業板。
隨后,民企的分拆預案頻出。3月,有東山精密、聯美控股、安正時尚、冠城大通;4月,有華邦健康、杰瑞股份、華蘭生物、兆馳股份;5月,有東方日升、美錦能源、天士力;6月,有科倫藥業等。下半年,又有樂普醫療、盈峰環境、麗珠集團、美的集團、齊翔騰達、深圳華強、火炬電子、水晶光電、大族激光、歌爾股份等。
上證報資訊數據顯示,目前已披露分拆預案的40家企業中,有24家為民企,占比達六成;在授權管理層啟動分拆上市籌備工作的8家企業中,7家為民企,占比近九成。
梳理這些分拆預案發現,就民企擬分拆的子公司看,或為集團發展過程中孵化的創新業務,或為收購的子公司,均與母公司核心業務關聯有限,且在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實力。“聚焦主業”“拓寬融資渠道”“做大做強”是分拆的主要目的。
如東山精密擬分拆的艾福電子系2017年收購而來,主要產品為陶瓷介質波導濾波器。彼時,公告稱此收購“為布局5G通信產業,增強對通信集成商的整體產品供應能力,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2018年至2019年,艾福電子分別實現營收7891.76萬元、1.99億元;實現凈利潤483.4萬元、3535.78萬元。
對于此次擬分拆上市,東山精密表示,國家大力推進5G通信產業的發展,推動5G基站建設,給陶瓷介質波導濾波器帶來巨大市場機會。艾福電子在陶瓷制造技術與高頻率回路設計技術領域開發、量產已有10年以上時間,掌握多項核心技術。東山精密“做強做大”艾福電子的意味明顯。
美的集團擬分拆至創業板的美智光電則為公司孵化的創新業務之一。美智光電專注于照明和智能前裝電氣解決方案,2017年至2019年營收和凈利潤穩步增長,營收分別為4.27億元、5.04億元和7.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38萬元、1706萬元和1937萬元。中信建投研報認為,以美智光電為范例,美的集團有望孵化發展更多獨立子公司。
在業內看來,分拆上市將實現價值創造、業績雙贏,對子公司而言,更是讓其獨立融資發展,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有效渠道。
戰略新興領域資產為首選
就披露的分拆預案看,戰略新興領域資產受到青睞。40家已披露分拆預案的企業中,有24家擬分拆至創業板上市,有9家擬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合計占比超八成。
其中,科創板吸引了一眾生物醫藥公司。9月25日,遼寧成大旗下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科技企業成大生物率先在科創板IPO過會。此外,長春高新旗下人用生物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子公司百克生物、樂普醫療旗下體外診斷業務子公司樂普診斷、天士力生物藥板塊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目前均在“排隊”科創板IPO。
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分拆子公司,則總體與“三創”“四新”板塊定位相契合。如水晶光電擬分拆的夜視麗,主要負責公司反光材料業務;紫江企業擬分拆的紫江新材料,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功能性材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嶺南股份擬分拆的恒潤科技專注于沉浸式游樂設備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集成,為國內較早開展高科技文化創意產品業務的公司。
此外,部分尚未明確子公司上市板塊的企業,其子公司業務也多涉及戰略新興行業。如已啟動分拆上市籌備工作的海康威視,擬分拆的子公司螢石網絡致力于構建“1+4+N”智能家居IoT生態,實現住宅、辦公室、商鋪、學校、酒店等場所的全屋智能化。
各公司分拆上市進程不一
已披露分拆預案的公司中,25家已有最新進展。
其中,遼寧成大、生益科技的子公司分別在9月和10月率先在科創板過會。2月透露分拆意向,4月披露分拆預案,5月進入科創板“考場”,9月科創板IPO順利過會,遼寧成大子公司成大生物成為分拆上市規則發布以來首單落地企業;10月16日,生益科技子公司生益電子順利在科創板首發過會。從2月27日披露分拆預案到順利過會,用時僅7個月。
上海電氣、長春高新、廈門鎢業、天士力這4家公司的子公司,已處于“已問詢”“已回復”“已回復(第二次)”狀態,正奔走在科創板問詢的路上。其中,電氣風電10月22日回復交易所的第二次問詢;百克生物10月27日回復交易所問詢,重點說明公司水痘疫苗技術發展情況;廈鎢新能9月23日回復交易所問詢;9月29日,交易所向天士力生物下發問詢函。
此外,冠城大通的子公司處于“已反饋”狀態;聯美控股的子公司處于“已問詢”狀態;另有16家公司的子公司處于“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狀態。不過,也有公司“擱淺”,如延安必康在3月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調查,不再滿足分拆上市條件而分拆暫緩。8月,公司正式終止此次分拆上市。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