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楊潔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提到“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馬建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創投資本是一種為高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和成長企業提供融資的資金形態。近幾年,我國創投市場“募投管退”各個環節都出現了一些變化,對創投資本、風險投資而言,退出通道十分重要,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馬建堂表示,當前,國有控股的創投基金和政府投資基金已成為我國創投市場的主力軍,引導國有創投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就要在國有創投資本考核和管理機制方面有所變化,不要追求短期考核,不考核單個投資項目,而是要強化生存周期考核。同時,也要增強對于投資失敗項目的容忍度。
由于創投資本投資周期長,馬建堂認為,這意味著必須要拓寬退出通道。對于符合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投資價值比較好、有發展前景的科創企業,鼓勵其上市,通過IPO的方式來解決創投資本的退出問題。此外,創投資本另一退出渠道就是發展創投股權交易市場(S基金)。隨著創投市場的發展,總有一定數量的創投資本既不能隨被投企業的上市而退出,也不能因被投企業的被收購而退出,剩下的退出方式就是在創投股權交易市場賣出自己在被投企業的股權。
“通過落實上述這些舉措,相信我國的創投資本會有更好的發展,創投市場也將更加活躍,為我國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提供發展的資金,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成長,進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進步。”馬建堂表示。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