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財富中文網于北京時間2018年7月19日晚與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今年上榜的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為27.7萬億美元;凈利潤總和為1.5萬億美元。
其中,中國保險公司占據7席。平安再次蟬聯中國險企第一,排名從第39位升至第29位;國壽、人保、太保、友邦、太平緊隨其后,排名分別42、117、220、295位、465位;而泰康保險集團首次躋身該榜單,以240.5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榜單第489位,標志著泰康邁入全球大型保險金融服務集團的行列。
數據來源:《財富》世界500強 制表:蘇向杲
依據這個榜單的數據,人們可以了解全球最大企業的最新發展趨勢。通過縱向不同年份和橫向不同行業的比較,人們既可以了解企業的興衰,也可以了解公司銷售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全員生產效率等經營質量的變化。與此同時,深入到國家或地區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業群體分布的變化。
與上年相比,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近30萬億美元,同比增加8.3%;總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88萬億美元,同比增加23%;銷售收益率則達到6.3%,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9%,都超過了去年。這些全球最大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明顯改善。
沃爾瑪連續第五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它和三家中國企業——國家電網、中石化和中石油繼續分列榜單前四位,位次沒有變化。殼牌石油上升至第五位,將豐田汽車擠至第六位。
蘋果仍高居利潤榜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今年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英美煙草集團。利潤榜前10位的四家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
在凈資產收益率榜上,波音公司位居首位;而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騰訊、碧桂園、華為、美的和臺積電。
在今年的500強排行榜上,利潤率最高的是英美煙草集團,其利潤率高達185%,遠超第二位的卡夫亨氏。中國大陸公司中,利潤率最高的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超過30%。
值得注意的是,縱向比較近年來的數據,上榜中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處在下行通道上。本刊特約撰稿人王志樂舉例分析: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銷售收益率為5.6%,到了2017年只有5.1%;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凈資產收益率10.7%,到2017年只有8.9%。他呼吁中國公司管理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重視這一現象。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國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躍升175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八家都來自中國大陸,除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其余七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從行業看,所有的互聯網服務公司排名均有大幅提升,它們是來自中美兩國的京東、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而所有上榜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
倫敦政經學院最近指出: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創新溢出效應最為明顯,為其它技術創新的2倍。在中國公司群體中,在這個行業內的華為公司排名從83位上升到72位。
今年在汽車制造業領域,中國有7家上榜公司,美國僅有通用汽車和福特兩家。吉利是大陸唯一一家上榜的民營車企。該公司過去一年跨越了百萬銷量門檻,在銷量增幅和500強排名躍升幅度上位于國內行業首位。
在上榜公司數量上,今年中國公司達到了120家,已經非常接近美國,遠超第三位的日本。從199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同時涵蓋了工業企業和服務性企業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
作為參照,2018年美國大公司中沒有房地產、工程建筑和金屬冶煉企業,卻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關等領域存在眾多大公司;中國正好與此形成反差。尤其在衛生健康/食品批發、保險管理式醫療、食品生產加工、和娛樂等與人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的產業里,有美歐、日本、巴西等國公司,中國卻沒有任何企業上榜。
此外,美國上榜的8家銀行平均利潤96億美元。中國10家銀行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遠遠高于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利潤水平。而這十家銀行的總利潤更是占了111家中國大陸上榜公司總利潤的50.7%;作為對比,美國銀行總利潤僅占126家美國入榜公司的11.7%。
其中中國內地(含香港在內,不包括臺灣地區)為111家企業。13家中國公司首次上榜,它們是:招商局集團、雪松控股、象嶼集團、兗礦集團、鞍鋼集團、首鋼集團、緯創集團、臺灣中油、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險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青島海爾。新上榜公司最多的行業是保險(3家)。青島海爾則是電子與電子設備行業唯一一家中國新上榜公司。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