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偉 劉健 黃暉
3月3日,美聯儲宣布緊急降息,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降低50BP至1.00%-1.25%區間,并將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降低50BP至1.10%。不止是降息,美聯儲還決定進一步擴表。FOMC指示柜臺至少在2020年第二季度繼續購買美國國庫券,還指示柜臺將到期收回的美國國債的本金繼續滾動購買,并繼續將美聯儲所持有的機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AMBS)在每個月收到本金后進行再投資。
美聯儲一般都是在中旬的議息會議上決定是否降息,此次屬于緊急降息以應對疫情的突發影響。據統計,1998年以來,美聯儲在非原定議息會議時間緊急降息的情形共有7次(2007年為下調貼現率),此次緊急降息為2008年金融危機后首次。美聯儲此次降息主要是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下的美股大幅下跌壓力。年初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幅度達9.18%。當前正處于美國大選敏感時期,不排除大選再現“黑天鵝”。權益資產是美國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一旦美股在疫情和大選的雙重不確定性壓力下,結束周期性牛市,或將重創美國消費者信心,并拖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美聯儲降息依然在路上,3月中旬是否再次降息仍較大不確定性。美聯儲在此次聲明的前瞻指引部分,繼續保留了將“采取合適行動”以支持經濟的措辭。鮑威爾也表示:“一次降息并不足以解決供應鏈問題”。預計未來美聯儲仍可能有多次降息舉措。至于3月中旬美聯儲議息會議是否會繼續降息,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鮑威爾也同時表示“需要財政當局提供支持,經濟目前仍然強勁,降息是為了讓經濟保持強勁,就業增速仍然穩健。”疫情在全球、尤其是美國的發展情況,將是3月中旬美聯儲是否會再次降息主要因素,目前來看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全球寬松周期或加速到來。3月3日,G7央行及財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密切監視疫情的擴散及其對市場和經濟狀況的影響,“使用所有合適工具”對沖下行風險。同時,澳洲聯儲和馬來西亞央行也已先于美國宣布降息,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等經濟體也在早先公布了財政支持或資產購買方案。疫情影響下,發達經濟體問題愈加嚴峻,日本、歐洲衰退預期再度升溫。G7中疫情和經濟尚且較好的美國已經顯著寬松,預計全球各大央行也將采取降息的操作,更多國家的降息或在路上。
隨著海外主要經濟體寬松力度空前加大,中國貨幣政策寬松空間進一步打開。降準降息可能仍然在路上,央行可能跟隨美聯儲,進一步降低MLF操作利率,包括五年期在內的LPR也可能繼續下行。此外,近期央行指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因此,不排除央行降低存款基準利率,以促進銀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貨幣政策寬松預期下,市場利率可能繼續下降,十年期國債利率或將向著前期低點2.6%的方向邁進。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穩步提升,匯率穩步升值。美聯儲非常規降息后,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進一步降息,美元指數可能繼續走弱。此外,目前,海外疫情正處于爆發期,從疫情周期來看,未來一個月左右,部分國家疫情仍可能肆虐。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疫情控制更早、措施更有力,中國疫情明顯好轉,與其他國家形成鮮明對比。2月下旬以來,全國復工率逐步回升。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最新調研,截至2月28日,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開復工率已達97.99%,平均產能利用率為64.85%。采購經理調查顯示,大中型企業3月底復工率將升至90.8%,其中制造業為94.7%。經濟基本面也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此外,中國政府在疫情中表現了強大的決策力和有效的執行力,經濟社會有序穩定,加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加速推進,中國金融市場及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有望進一步發揮,并吸引跨境資金流入,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穩步升值態勢,或將升破6.9。
(作者單位: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