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行情11.62+0.17%,診股)
三大因素有望明朗二季度向上概率更大
二季度市場三大因素有望明朗
基本面:經濟平穩增長、企業盈利水平向上提升。2月以來市場對基本面預期有所波動,主要原因是不少投資者把2016年二季度以來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ROE改善歸結為周期性現象。從經濟周期角度分析,通常一輪補庫存周期為一年半到兩年,去庫存周期也是一年半到兩年。從2016年二季度算起到今年一二季度,補庫存周期進入尾聲,似乎經濟短周期將趨向波動。但我們一直強調新時代基本面將出現新特征,即宏觀經濟平穩增長、微觀企業盈利水平向上提升,背后邏輯是產業結構升級、行業集中度提高、公司經營國際化。投資和消費都能帶來GDP增長,但是消費行業利潤率更高,當兩者此消彼長時,GDP增長可能顯得更平穩,而企業盈利能力將更突出。另外,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公司將獲得市占率提高、盈利能力更強的優勢。我們測算2018年A股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3.5%,各個季度的增長率在12%到15%區間內,維持兩位數增長。相比以往,今年實體經濟開工偏晚一點,實際上雖然3月煤鋼價格平穩,但PMI回升,最近一周鋼材庫存下降明顯,顯示目前開工情況趨好。4月全面開工后宏觀經濟形勢將更加明朗,在A股公司一季報業績披露后,微觀企業的盈利數據也將更加明朗。
金融監管:有利于A股市場發展。政策方面,金融監管政策在4月份將逐步明朗,資管新規也將有利于A股市場發展。金融監管的目的是要降低金融領域的杠桿率,相關政策路徑是“穩中求進”“發展中解決問題”。降低杠桿比例、金融服務實體就需要加大直接融資比例,一方面發展股權融資,包括建立CDR制度促使中概股回歸、“獨角獸”企業上市,另一方面通過制度安排引入長期資金,如3月2日推出養老目標基金運行辦法。此外,資管新規出臺后也有助于資金流入A股市場。居民財富配置主要包括銀行理財、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和購買基金,目前房地產市場限購限貸,若銀行理財規模受限,部分居民資金將流入A股市場。從數據來看,在去年11月推出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之前,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的發行規模為月均250億元,但是之后月均發行規模超過525億元,顯示居民資產配置已經從銀行理財向權益市場轉移。二季度A股將被納入MSCI指數,也將促使跟蹤相關指數的海外資金買入A股。從規模來看,預計6月1日和9月1日分別有600億元左右的配置型資金流入A股市場,有助于股市資金供求關系的改善。
市場風格:業績為王,走向均衡。2013年和2015年A股市場都是成長風格占優,2013年由基本面驅動,龍頭一線股漲幅更大,而2015年由市場風險偏好、投資者情緒驅動,小市值個股、概念主題類個股漲幅更大。2018年的市場氛圍還沒有達到2015年牛市中后期大量增量資金蜂擁而至、市場風險偏好高企的情景,而更像2013年——市場運行將由基本面驅動。從2018年2月中旬開始創業板市場表現占優,我們認為這是市場輪漲疊加政策利好中小創個股,而上漲勢頭能否持續關鍵要看4月份披露的業績。我們判斷2018年創業板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將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如2013年,因此,市場風格出現像2013年那樣的一邊倒情景可能性不大。創業板凈利潤同比增速從2012年四季度的-9.4%回升至2013年一季度的5.2%,而后繼續升至2013四季度的20.7%,一年時間回升了30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創業板指凈利潤同比從2017年的0%到5%回升到15%,幅度較小。從盈利估值匹配度來看,上證50代表價值龍頭、創業板50代表成長龍頭,今年年初二者PEG為1、1.2,上證50占優,目前為1、1.3,顯然以上證50為代表的價值股短期吸引力有所上升。綜合來看,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不斷披露,市場風格將更加均衡,投資者應堅持業績為王,價值、成長中有業績支持的個股都有機會。
目前市場處于一個偏低位置
二季度市場向上概率更大。市場真正的機會在二季度,主要源于企業盈利水平的兩位數增長態勢將得到確認、政策面將更明朗。2005年以來A股公司凈利同比增長達到兩位數的年度共有7次,分別是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7年。前三次盈利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為A股市場帶來牛市,后四次盈利增長對沖估值下滑,市場表現分化。我們認為2018年通脹水平溫和,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指數上漲概率比較大。此外,2018年外圍市場波動加大,A股市場的波動率有望回到20%到25%的正常范圍。以上證綜指3062點為低點進行測算,如果指數振幅達到20%,則高點靠近3700點,如果指數振幅為25%,則高點在3800點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處于一個偏低位置,投資者對后市可以樂觀一些。
價值龍頭與成長龍頭兩邊抓。價值龍頭繼續看好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股,消費領域白酒、家電龍頭有望出現階段性機會;成長行業看好偏硬件的先進制造行業,包括5G、半導體,以及新型消費中的醫藥行業,如醫療服務、創新藥等。
15:15 | 叮咚買菜與香港DFI零售集團達成戰... |
15:13 | 上交所多舉措支持科創債再擴容 |
15:13 | 萬聯證券:政策多措并舉 堅定支持... |
15:03 | 吳清:盡力幫助受影響企業應對美加... |
14:52 | ST逸飛:實控人和副總經理擬合計增... |
14:26 | 增加3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涉農、... |
14:23 | 東壩迎來價值蛻變 北熙區成就區域... |
14:22 | 全環節重塑電競賽事直播 虎牙AI智... |
13:18 | 超級利好來襲,信息量巨大! |
13:18 | 再貸款利率,今起下調! |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