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美聯儲加速縮減購債(Taper)塵埃落定。
美東時間12月15日下午,美聯儲結束了本年最重要的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美聯儲宣布決定將Taper的速度提高一倍,即從2022年1月份開始,將減少每月購買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如果美國經濟前景發生變化,美聯儲也將做好調整資產購買速度的準備。
同時,為實現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兩大目標,美聯儲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之間,符合市場預期。
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已經處于2022年3月中旬結束Taper的正軌之上,將比之前的計劃要提前幾個月時間。
“加速Taper”如期而至
事實上,市場對于加速Taper已有充分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1月30日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時便直言,鑒于目前美國通脹壓力高企,討論美聯儲是否應當以更快的速度完成Taper將是“合適的”。同時,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14日至15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如今,加速Taper已明確敲定。根據聲明,美聯儲將從明年1月份開始將資產購買計劃每月削減的速度翻倍至300億美元,此前為每月減少150億美元。由此,美聯儲的Taper能夠在明年3月份完成,而不是原計劃的6月份。
“由于美國通脹水平持續上漲,本次議息會前夕發布的美國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6.8%,創近40年來最大漲幅,11月份PPI同比漲幅也從10月份的8.8%升至9.6%,創有記錄以來最大漲幅,市場對美聯儲將加速Taper已經形成充分預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聯儲在沒有引發市場恐慌的情況下,成功地將貨幣政策前景從寬松轉向了緊縮。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聲明中通脹表述發生明顯變化,“暫時性”的說法被徹底摒棄。
此前多次議息會議聲明對于通脹的表述均是“由于通脹持續低于這一較長期目標,委員會的目標是在一段時間內實現適度高于2%的通脹,以便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通脹率達到2%,而長期通脹預期仍能很好地錨定在2%”。但是,此次議息會議聲明中,關于通脹的論述變為“由于通脹已超過2%一段時間,委員會預計維持利率在0~0.25%目標范圍是合適的,直到勞動力市場狀況達到與委員會對最大就業的評估一致的水平”。此前一直存在的通脹“暫時性(Transitory)的表述”,也在本次會議聲明中被正式刪除。
“12月份的經濟預測中,美聯儲對于PCE(個人消費支出數據)和核心PCE的預測均較此前大幅提高,2022年的PCE和核心PCE增速分別達到2.6%和2.7%”,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會議聲明中通脹表述的變化以及美聯儲對于通脹預測的大幅調高,顯示美聯儲對于通脹的擔憂增加。
不會在完成Taper前開始加息
Taper提速落地后,貨幣政策關注點開始轉向何時實現充分就業與何時加息。針對充分就業的問題,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在實現最大化就業方面正迅速取得進展,預計明年將實現充分就業。
針對加息時點,本次會議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出,所有委員均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開始加息,具體為2022年和2023年分別加息三次。委員們對政策舉措持鷹派態度,堅定地傾向于加息。在18名FOMC委員中,12名委員認為明年至少將加息3次,6名預計明年加息不到3次,沒有任何委員看到明年利率保持當前近零水平。
不過,鮑威爾表示,不會在完成Taper之前就開始加息,且尚未針對完成Taper與開始加息的時間間隔做決定。
“預計美聯儲明年首次加息時間或在年中左右”,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美聯儲加息最大制約因素是美國就業恢復不及預期。截至11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距離疫前水平尚有390萬的缺口,按近三個月月均新增約40萬人推算,其恢復至疫前水平還需近10個月的時間。若未來新冠變異病毒進一步蔓延,導致美國經濟和就業恢復面臨更大的困難,不排除美聯儲調整加息安排。此外,若2022年通脹大幅下行也會導致加息時間有所后移。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美聯儲政策確定轉向,但明年的加息的節奏仍有變數。美聯儲面臨持續的通脹、不暢的供給體系、蔓延且不斷變異的疫情三大風險。
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從此次會議做出的鋪墊來看,2022年上半年若經濟延續當前的修復進度不出現超預期衰退,2022年6月份開始首次加息的概率不低,不過是否加息三次仍需觀察就業市場恢復情況。另外,盡管鮑威爾表態加息一定會在Taper完成后進行,但加息與縮表可以同時進行,給出潛在的縮表信號,或引起2022年市場關于縮表預期的升溫。
對我國金融市場影響相對有限
加速Taper落地、加息也“在路上”,對我國金融市場影響幾何?
伍超明認為,美聯儲Taper升級和2022加息預期升溫,不可避免會引發全球資產價格波動,尤其是可能通過利率、匯率、跨境資本流動等渠道對新興經濟體產生溢出影響,但因為本次美聯儲收緊,市場早已有預期,整體帶來的沖擊或小于2013年。
“近兩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持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加之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匯率市場對外部沖擊的吸收能力增強”,伍超明預計,美聯儲貨幣收緊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但短期內不排除會加大我國股、債、匯市的波動,特別是后兩者。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白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中美經濟修復節奏、物價走勢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更加強調“自主性”。因此,無論美聯儲明年加息節奏如何,都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取向帶來實質性影響,2022年國內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
“由于國內貨幣政策不會跟進收緊,美聯儲加速收緊以及美債收益率上行走勢對國內債市的影響將較為有限。從利差角度來看,截至12月15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仍處于138bp的水平,明顯高于80bp至100bp的舒適區間,中國債市對外資來說仍有吸引力。”白雪認為,后續來看,即使明年上半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至2.0%左右的高點,中美利差仍將大概率保持在80bp左右,利差安全墊仍然比較厚,加之中國國債已正式納入富時羅素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境外機構配置盤加倉能夠對沖部分交易盤潛在資金流出帶來的短期壓力,由此預計美聯儲加速減碼對國內債市的影響相對有限,可能會因風險情緒共振引發國內債市短線下跌。但從中期看,不改明年上半年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向寬、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的大趨勢。
(編輯 上官夢露)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